首页

女王血柠檬

时间:2025-05-29 20:28:16 作者:与天问一号任务相比,天问二号任务有哪些难点? 浏览量:39763

  5月29日1时31分,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,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。火箭飞行约18分钟后,将探测器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转移轨道。此后,探测器太阳翼正常展开,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。

 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、天问二号任务新闻发言人韩思远介绍,天问一号是中国首次实施的火星探测任务,通过一次任务实现了火星“绕、着、巡”探测。天问二号任务主要针对2016HO3小行星和311P主带彗星开展相关探测活动,两者之间的探测目标不同,涉及的技术难点也不相同,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。

  一是弱引力条件下的附着与采样。根据目前的观测数据判断,2016HO3小行星的平均直径约41米,几乎处于零重力环境,加之小行星处于高速自转状态,探测器需在这种复杂条件下,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稳定附着及采样,任务难度巨大。

  二是天问二号任务距离跨度大。2016HO3小行星距离地球约1800万至4600万公里,311P主带彗星距离地球约1.5亿至5亿公里,因此通信存在较长延迟。距离地球远、多目标探测、任务周期长,对轨道设计、能源管理、智能控制以及工作状态的长寿命、高可靠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。

  三是探测目标天体特性存在不确定性。目前,我们根据现有观测数据,对探测目标天体特性进行了计算,特别是对于2016HO3小行星的自转速度、表面状态等具体情况尚存一定的不确定性,因此我们也采用了边飞边探边决策的实施策略,提高了探测器智能化自主化程度,并设计了3种采样方式,以应对相关的不确定性因素。(李佳悦 马帅莎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哈尔滨文庙推出冬季旅拍新体验 传统文化融入冰雪元素

金交所走向终局:金融泛化野蛮生长,全行业将被关停

北京11月3日电(张钰惠)11月1日至3日,由北京大学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韩国崔钟贤学术院联合主办的北京论坛(2024)在北京召开。其中,特别设置的新工科专题论坛于11月2日至3日在北京大学新燕园校区举行。

最高检:切实维护港澳台同胞、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

中方多次强调,应尽快建立一个邻国等利益攸关方充分参与、长期有效的国际监测安排。如果日方对核污染水的处理真有信心,就应拿出严肃、负责任的态度对此做出回应。

中央赠港大熊猫“安可”组合即将亮相 维港“熊猫海”萌翻全场

此次大会以“新质赋能粮农合作,互利共赢区域发展”为主题,旨在搭建中国与东盟之间农业和粮食领域的务实合作平台,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及粮食安全创造更多可能。

持续奋战5天5夜 甘肃陇南境内5条国道全部抢通

“培育绿色理念,促进绿色消费,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,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。”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刘丹表示,促进绿色消费,不仅是消费领域的一场大规模更新,也将通过其传导作用,推动绿色环保产业结构调整、技术创新,优化资源配置,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